第三百九十五章 软旗与硬旗各自的优劣
孟羲提醒,这麽简单的个小问题,木匠们生活经验丰富,很容易看到此问题,然後顺手把旗杆削尖了。 木匠们觉得不是事儿,在李孟羲这里,再小的智慧成果,也值得褒扬。 问,是谁想到把旗杆削尖的,竟找不到了人,因为木匠们拿起旗杆几下就给削了,没人提醒,也没G0u通,无法确定是谁的想法。 无奈之下,削旗杆的人,每人一斤粮。 李孟羲学习能力b别人强一点,他想到,既然旗杆柄端可以削尖便於cHa进土里,其实,旗杆上边。可以安个枪头,尤其战兵,这一点极其必要。 旗手手中拿着旗了,就没办法再拿刀了,旗手跟队冲杀时,如果旗手不能搏杀,那麽就严重浪费了一个人力。 所以,十人队的队旗,其实就是个枪,上边绑了个旗,此旗手,既是枪兵,又是旗手,极尽人力之用。 十人队的旗手毫无疑问,必须用旗枪,不然,每十人就有一人无法作战,人力浪费严重。 1 那百人队千人队的旗手,大旗之上,有无安枪头之必要? 李孟羲深思熟虑之後,有了些结论。 “按战场层级,十人队队旗最小,百人队队旗稍大,千人队再大,以使层层分明。 故而,十人队旗枪轻便,搏杀无碍;百人队,旗稍重,若仗旗搏杀,稍笨重;至千人队队旗,旗更重,更不利搏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