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5 末代下西洋(二合一)
书迷正在阅读:从公交车开启的缘分、欲壑难填(父女1v1)、学姐(1v1H)、软硬兼施(快穿NPH)、恶人狱、图谋不轨的堂弟(1v1,校园h)、娇玉、旦那、深入浅出(糙汉x软妹1V1)、难逃(兄妹骨科 1v1 h)
r> 由於是新人的关系,沈忆宸这群进学翰林,接手的都是勘合底簿等简单工作,当做累积经验。 所谓勘合底簿,说白了就是给官方文件分类编号,方便入档案室收藏或者查找。 说实话,这种工作内容对於翰林这类科举佼佼者而言,属实有些大材小用了。 就这麽过了半个月,熟悉政务流程後,沈忆宸开始正式接手“揭帖”工作,有了接触朝廷奏章公文的权利。 1 “揭贴”最初是专用於密奏跟奉旨对答的公函,到了後来开始lAn用,成为了一种不正式的官方文书。如果地方上奏朝廷,大事情就用奏摺,要是相关事务没有交待清楚,就会附有揭帖补充。 类似於後世在书籍重点地方,贴上各种便利贴补充笔记的方式。 不过这种揭帖到了东阁实习生手中,就变成了把地方官员上表奏摺,用言简意赅的文字给重述一遍,减少阁臣们再次审阅奏章的时间。 明朝很多地方官上表奏摺,洋洋洒洒的写一大篇,看下来完全找不到重点所在,不知所云。甚至在明初洪武年间,有个叫茹太素的户部尚书,就喜欢卖弄文采写这种长篇奏章给朱元璋看。 要知道朱元璋开局一个碗,可没读过多少书,一看见这种厚厚一叠长篇大论的奏章,脑袋都大了,连看都不想看。 但是朱元璋这人又敬业,撒手不管可不是他的风格。既然自己不想看,那就找个中书郎读吧。 结果万万没想到,读了大半个小时七千多字,朱元璋y